Return to Website

MySky科幻網

歡迎大家在這裡詢問、討論~~

MySky科幻網
This Forum is Locked
Author
Comment
哈伯望遠鏡10大貢獻

《科學人》雜誌8月號 撰文/利維歐(Mario Livio) 翻譯/李沃龍
2006/8/9

評估哈伯與天文學過去16年半的歷史,

許多研究人員認定那是自己研究領域的黃金年代。

歷史上,鮮少有望遠鏡能像哈伯太空望遠鏡一樣,對天文研究造成如此深遠的影響。不過,它的影響並非如大多數人所想像的那樣。基本上,它並未造就任何只屬於它本身的發現;相反的,哈伯太空望遠鏡針對了來自地基天文台的線索與猜測,將其轉化成近乎真實的確切影像。它與其他天文台同心協力,為宇宙提供了彩色的視野。它也迫使理論學者重新思考更廣泛的理論,並建構新理論,盼能更詳盡地解釋天文現象。簡單地說,哈伯的深遠影響力並非源自它優異的儀器與技術,而主要來自於與其他望遠鏡的密切合作。

今年4月,哈伯望遠鏡在太空中度過它的16週年。它提供了天文學家前所未有的詳細資訊,並將遨遊宇宙的視野帶回地球,而這兩方面的成就,最近卻被有關於它未來何去何從的爭辯所遮掩。正當美國航太總署(NASA)掙扎著是否恢復太空梭的飛行任務時,哈伯的狀況仍在持續退化中;除非太空人能夠前往並修復它,否則哈伯最快在2008年間就會屆臨使用年限。這個轉折點促使我回顧並評估哈伯與天文學過去16 年半的歷史,那是許多研究人員所認定為自己研究領域的黃金年代。

以下我將介紹我所選出的10個哈伯最引人注目的貢獻(當然免不了個人偏見),從行星般微小天體、進而到星系以至於宇宙整體之顯影中。要在一篇文章裡,公正評斷哈伯所有的貢獻是極為困難的。在撰寫本文的時候,它的檔案記錄已經包含了27兆位元的數據,並且還以每個月3900億位元資料的速度持續增加著。這些數據已成為6300篇科學論文的基礎。除此之外,太空望遠鏡持續不斷產生令人驚訝的科學結果。過去一年在與其他天文台合作之下,哈伯發現了冥王星的兩個新衛星;找到在早期宇宙中一個令人料想不到(而且非常弔詭)的大質量星系;還在一顆本身質量不超過行星的棕矮星旁,發現了一顆具有行星質量大小的伴星。我們應當慶幸生活在能首次見到各種宇宙景象的時代,從前的人們只能憑著想像來探索。

1.壯觀的彗星撞擊秀

從宇宙的觀點,修梅克–李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是件小事:岩石態行星與衛星凹凸不平的表面,早已說明了太陽系就像個靶場。但從人類的觀點,這是個一生中絕無僅有的事件:平均每1000年才會發生一次像這樣彗星穿越並撞擊行星的事件。

修梅克–李維9號彗星死亡前一年,哈伯的影像顯示它已分裂成20幾塊碎片,像是一串珍珠。第一塊碎片在1994年7月16日猛力撞入木星大氣,其餘的碎片則在一週之內接踵而至。影像顯示出在木星的地平線上,升起類似核爆的蕈狀雲,並在之後的10分鐘內殞落星散,碰撞所留下的痕跡可持續幾個月。

這些稀有的影像固然價值非凡,但也引出了關於這個氣態巨行星成份的問題。在一處撞擊地點,波動以每秒450公尺的速度向外傳播。主要的解釋認為它們是以浮力為恢復力的重力波,就好像你試著強壓一塊木頭入水時,木頭會不斷浮沉般。若果真如此,則這些波動的性質暗示了傳遞波動的液態雲的氧氫比例,為太陽中的10 倍。但如果像一些理論所假設的,木星是由太初的塵埃雲氣盤因重力機制而斷裂形成的,那麼它的成份應與氣盤相同──即與太陽相似。這矛盾至今仍然無解。

Re: 哈伯望遠鏡10大貢獻

2.偵測太陽系外行星

2001年,美國天文學會要求行星科學家票選他們認為在過去10年裡最重大的發現。他們選出的是對太陽系外行星所做的偵測。今天,研究人員已知大約180個這類天體,其中大多數是由於地基望遠鏡觀測到因行星的重力牽引,造成了主星微弱不定的搖晃運動而推論得到。但是這類觀測僅提供了關於行星的極少量資訊:只有行星軌道的大小和橢圓率,與行星質量的下限。

哈伯接續觀測那些軌道面與我們視線排成一直線的行星系統,當它們週期性地自其主星前面掠過時,將會遮擋掉恆星所發出的部份光線,這種事件稱為「凌日」。哈伯對首度被發現的凌日行星「HD209458的伴星」所做的觀測,提供了所有太陽系外行星中最詳細的資料。它的質量比木星小30%,但直徑卻大上30%,可能是因為暴露在其母星的輻射轟擊下所造成的膨脹。該行星不具備環與衛星,因為如果行星周邊存在著寬環或衛星,哈伯的數據將可精準地揭露出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哈伯首度測量了環繞在其他恆星周遭的成份。該行星大氣含有鈉、碳與氧,而它的氫氣蒸散入太空,形成一條彗星般的尾巴。要在星系中搜尋生命的化學徵兆,這些觀測是必要的前導測量。

3.追蹤恆星之死

當一顆恆星的質量介於太陽質量的8~25倍時,理論預測它將會以超新星爆發的形式結束生命。當恆星耗盡了可使用的燃料時,它會突然失去用以支撐它本身重量的慣有力量。它的核心將崩塌形成中子星,那是一個毫無生氣的超緻密恆星遺骸,而其外部氣層則以光速5%的速度向外彈出。

但是,要驗證這項理論卻非常困難,因為自1680年起銀河系內就不曾發生超新星爆發事件。在1987年2月23日,天文學家獲得了次佳的機會: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大麥哲倫雲」中,發生了一次超新星爆發。當時哈伯尚未發射升空,但在三年之後它開始追蹤此事件的進展。哈伯很快就發現了在爆炸恆星周遭,存在一個三環系統。中央的環看來是沙漏狀雲氣的細腰,而較大的圈圈則明顯是在爆炸前數萬年,該恆星就已經噴出的兩片淚珠狀雲瓣的邊緣。1994年哈伯開始觀測到中央環上一連串的亮點,這代表超新星的噴出物霹靂啪啦地撞上了環圈。對環圈的觀測,持續闡明了恆星的生命如何進入尾聲。

不像大質量的恆星,同太陽一般大小的恆星,死狀就相對優雅得多。它們的非爆發性過程大約需要一萬年的時間,逐步彈射出其外部氣體殼層。當恆星中央高熱的核心裸露出來時,其輻射會游離噴出的氣體,發出絢麗奪目的鮮明綠光(游離氧激發)與紅光(游離氫)。這個結果稱為行星狀星雲,這是個常讓人誤解的名字。今天我們已知的行星狀星雲約有2000個左右。哈伯以無比的精細程度展現了它們極端複雜的外型。

有些星雲顯露出一組圓形標靶般的同心環結構,可能暗示噴發氣殼的過程並不連貫。奇怪的是,不連續噴發的間隔據推估大約是500年,但這段時間實在太長而不能以動力搏動(恆星因重力與氣體壓力間溫和的交互作用,而產生收縮與擴張的現象)來解釋,不過卻又短到無法用熱力搏動(恆星被驅向非平衡狀態)來描述。因此這些被觀測到的同心環之確實成因,目前並不清楚。

4.驗證恆星之生

許久以來,天文學家都知道那些狹長、噴射形狀的氣流,就是恆星誕生的標示牌。新生的恆星會射出一對長達數光年的平行噴流,然而科學家目前並不完全清楚為何會如此。最有希望的學說提及一個大尺度的磁場,它環繞在年輕天體四周的塵埃氣體盤上。游離的物質被迫順著磁場線運動,像旋轉繩子上的串珠一般被拋擲而出。哈伯提供了第一個直接的證據,顯示這些噴流的確源自於氣盤中央,支持了這個理論。

另外有一個被哈伯推翻的猜測,是因為環繞恆星的氣盤深藏在其母雲氣之中,所以無從窺其究竟。事實上,哈伯揭露了數十個原生行星盤,它們通常在背景星雲襯托下顯現蹤影。觀測到的年輕恆星至少半數以上具有這樣的氣盤,顯示星系中到處充斥著這些製造行星的原始材料。

5.釐清仙女星系形成史

天文學家認為,像銀河系與鄰近的仙女座星系這類大型星系,是藉著吸收小型星系而成長的。這段糾結的過往歷史應被記錄在星系中恆星的排列、年齡、成份與速度裡。哈伯對於釐清這段歷史有非常大的助益。舉例來說,它觀測了仙女座星系的「星暈」:環繞在主要星系盤周遭,包

Re: 哈伯望遠鏡10大貢獻

2.偵測太陽系外行星

2001年,美國天文學會要求行星科學家票選他們認為在過去10年裡最重大的發現。他們選出的是對太陽系外行星所做的偵測。今天,研究人員已知大約180個這類天體,其中大多數是由於地基望遠鏡觀測到因行星的重力牽引,造成了主星微弱不定的搖晃運動而推論得到。但是這類觀測僅提供了關於行星的極少量資訊:只有行星軌道的大小和橢圓率,與行星質量的下限。

哈伯接續觀測那些軌道面與我們視線排成一直線的行星系統,當它們週期性地自其主星前面掠過時,將會遮擋掉恆星所發出的部份光線,這種事件稱為「凌日」。哈伯對首度被發現的凌日行星「HD209458的伴星」所做的觀測,提供了所有太陽系外行星中最詳細的資料。它的質量比木星小30%,但直徑卻大上30%,可能是因為暴露在其母星的輻射轟擊下所造成的膨脹。該行星不具備環與衛星,因為如果行星周邊存在著寬環或衛星,哈伯的數據將可精準地揭露出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哈伯首度測量了環繞在其他恆星周遭的成份。該行星大氣含有鈉、碳與氧,而它的氫氣蒸散入太空,形成一條彗星般的尾巴。要在星系中搜尋生命的化學徵兆,這些觀測是必要的前導測量。

3.追蹤恆星之死

當一顆恆星的質量介於太陽質量的8~25倍時,理論預測它將會以超新星爆發的形式結束生命。當恆星耗盡了可使用的燃料時,它會突然失去用以支撐它本身重量的慣有力量。它的核心將崩塌形成中子星,那是一個毫無生氣的超緻密恆星遺骸,而其外部氣層則以光速5%的速度向外彈出。

但是,要驗證這項理論卻非常困難,因為自1680年起銀河系內就不曾發生超新星爆發事件。在1987年2月23日,天文學家獲得了次佳的機會: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大麥哲倫雲」中,發生了一次超新星爆發。當時哈伯尚未發射升空,但在三年之後它開始追蹤此事件的進展。哈伯很快就發現了在爆炸恆星周遭,存在一個三環系統。中央的環看來是沙漏狀雲氣的細腰,而較大的圈圈則明顯是在爆炸前數萬年,該恆星就已經噴出的兩片淚珠狀雲瓣的邊緣。1994年哈伯開始觀測到中央環上一連串的亮點,這代表超新星的噴出物霹靂啪啦地撞上了環圈。對環圈的觀測,持續闡明了恆星的生命如何進入尾聲。

不像大質量的恆星,同太陽一般大小的恆星,死狀就相對優雅得多。它們的非爆發性過程大約需要一萬年的時間,逐步彈射出其外部氣體殼層。當恆星中央高熱的核心裸露出來時,其輻射會游離噴出的氣體,發出絢麗奪目的鮮明綠光(游離氧激發)與紅光(游離氫)。這個結果稱為行星狀星雲,這是個常讓人誤解的名字。今天我們已知的行星狀星雲約有2000個左右。哈伯以無比的精細程度展現了它們極端複雜的外型。

有些星雲顯露出一組圓形標靶般的同心環結構,可能暗示噴發氣殼的過程並不連貫。奇怪的是,不連續噴發的間隔據推估大約是500年,但這段時間實在太長而不能以動力搏動(恆星因重力與氣體壓力間溫和的交互作用,而產生收縮與擴張的現象)來解釋,不過卻又短到無法用熱力搏動(恆星被驅向非平衡狀態)來描述。因此這些被觀測到的同心環之確實成因,目前並不清楚。

4.驗證恆星之生

許久以來,天文學家都知道那些狹長、噴射形狀的氣流,就是恆星誕生的標示牌。新生的恆星會射出一對長達數光年的平行噴流,然而科學家目前並不完全清楚為何會如此。最有希望的學說提及一個大尺度的磁場,它環繞在年輕天體四周的塵埃氣體盤上。游離的物質被迫順著磁場線運動,像旋轉繩子上的串珠一般被拋擲而出。哈伯提供了第一個直接的證據,顯示這些噴流的確源自於氣盤中央,支持了這個理論。

另外有一個被哈伯推翻的猜測,是因為環繞恆星的氣盤深藏在其母雲氣之中,所以無從窺其究竟。事實上,哈伯揭露了數十個原生行星盤,它們通常在背景星雲襯托下顯現蹤影。觀測到的年輕恆星至少半數以上具有這樣的氣盤,顯示星系中到處充斥著這些製造行星的原始材料。

Re: 哈伯望遠鏡10大貢獻

5.釐清仙女星系形成史

天文學家認為,像銀河系與鄰近的仙女座星系這類大型星系,是藉著吸收小型星系而成長的。這段糾結的過往歷史應被記錄在星系中恆星的排列、年齡、成份與速度裡。哈伯對於釐清這段歷史有非常大的助益。舉例來說,它觀測了仙女座星系的「星暈」:環繞在主要星系盤周遭,包含恆星與星團的稀薄球狀雲氣。天文學家發現,星暈中的恆星年齡範圍很廣,最老的可達110~135億年;最年輕的則僅有 60~80億年,後者就像是托兒所中的幼兒一樣。它們應該是來自於某個較年輕的星系(例如被吃掉的衛星星系),或者仙女座星系本體內較年輕的區域(也就是星系盤,假如它被經過的星系或碰撞進來的星系所裂解)。銀河系暈就不像這樣含有大量比較年輕的恆星。所以即使仙女座星系與銀河系具有相似的形狀,哈伯的資料顯示,這兩個星系有著截然不同的歷史。

6.窺探巨型黑洞在星系中心大啖物質

自1960 年代起,天文學家即推測,類星體與其他活躍的星系核──明亮狂暴的星系核心──是以巨型黑洞大啖物質為動力來源。哈伯的觀測結果支持了這個說法,幾乎在每個它曾仔細觀測過的星系中心,都潛藏著一個黑洞。有兩項發現特別值得注意,首先,類星體的高解析度影像,顯示它們住在明亮的橢圓星系或正在交互作用的星系裡,這暗示了必然發生某一特定序列的事件,以餵食中央黑洞。其次,巨型黑洞的質量與環繞在星系中心周圍的核球質量密切相關。這個相關性質暗示了星系的形成與演化,必與其黑洞緊密連結。

7.發現γ射線爆發之因

γ射線爆發(GRB)是短暫的γ射線閃光,過程可持續幾毫秒到數十分鐘。依據持續時間大於或小於兩秒鐘,可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時間較長的爆發比時間短的爆發所產生的光子能量來得低。康普敦γ射線觀測站、χ射線衛星BeppoSAX以及數個地基天文台做了觀測,將長時間的γ射線爆發歸因於壽命短的大質量恆星發生核心坍塌──換句話說,就是超新星爆發的一種。問題是,為何只有一小部份的超新星會產生GRB?

哈伯發現在星系中形成恆星的區域誕生超新星時,長時間的GRB往往發生在非常明亮的區域,而質量最大的恆星也聚集在那裡。還有,在比較超新星的宿主星系之後發現,長GRB的宿主都非常黯淡,比較不規則,也較欠缺重元素。這個發現很重要,因為缺少重元素的大質量恆星產生的恆星風,比起那些富含重元素的大質量恆星所吹出的風來得微弱。如此一來,在它們的生命裡,更能持盈保泰,保有較多的質量;當壽命走到盡頭時,它們便成了較重的星體。當核心坍塌時,它們傾向形成黑洞,而不是中子星。事實上,天文學家把長 GRB歸因於快速旋轉的黑洞所產生的平行噴流。核心坍塌是否能產生GRB的關鍵因素,似乎在於原來恆星臨終時的質量與轉動速率。

想確切認定短時間γ射線爆比較困難。直到去年,高能瞬間爆發源探測衛星2號(HETE 2)與迅捷號(Swift)衛星才終於確認了幾個短爆的位置。哈伯與正在軌道上運行的錢卓χ射線太空望遠鏡(Chandra X-ray Observatory)發現這些爆發所釋放的能量,整體而言較長爆來得少,而且發生在許多不同類型的星系中,包括不再形成新恆星的橢圓星系。顯然短爆不再與短壽命的大質量恆星為伍,而是與它們的殘骸相關。最可能的假說認為,短爆是由兩個中子星合併而引起的。

8.回溯銀河系的過去

天文學最主要的目標之一,是盡可能追蹤星系與其前身的演化,直到大霹靂為止。為了解銀河系從前的相貌,天文學家已試圖拍攝從嬰兒到成熟期各種年紀的星系影像。為了這個目的,哈伯協同其他天文台瞄準了天空中一些微小的區域,做長時間的曝光,例如哈伯深視野、哈伯超深視野,以及大天文台起源深度巡天計畫(Great Observatories Origins Deep Survey)等,以觀測距離最遠(因而年齡最古老)的星系。

這些超高解析度影像揭露了在宇宙年齡只有數百萬年,約今日年齡的5%時就已存在的星系。比起現在的星系,這些古老星系的體型較小,外貌也較不規則,正符合今天的星系是由小型星系凝聚而來的假說(與從大型星系裂解而來的說法相反)。要回溯至更遠古的年代,則是哈伯的繼承者:現在正建造中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的主要任務。

回溯宇宙年代的深度觀測,同時也追蹤了整個宇宙恆星形成率的

Re: 哈伯望遠鏡10大貢獻

8.回溯銀河系的過去

天文學最主要的目標之一,是盡可能追蹤星系與其前身的演化,直到大霹靂為止。為了解銀河系從前的相貌,天文學家已試圖拍攝從嬰兒到成熟期各種年紀的星系影像。為了這個目的,哈伯協同其他天文台瞄準了天空中一些微小的區域,做長時間的曝光,例如哈伯深視野、哈伯超深視野,以及大天文台起源深度巡天計畫(Great Observatories Origins Deep Survey)等,以觀測距離最遠(因而年齡最古老)的星系。

這些超高解析度影像揭露了在宇宙年齡只有數百萬年,約今日年齡的5%時就已存在的星系。比起現在的星系,這些古老星系的體型較小,外貌也較不規則,正符合今天的星系是由小型星系凝聚而來的假說(與從大型星系裂解而來的說法相反)。要回溯至更遠古的年代,則是哈伯的繼承者:現在正建造中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的主要任務。

回溯宇宙年代的深度觀測,同時也追蹤了整個宇宙恆星形成率的變化。這個比例似乎在70億年前達到顛峰,然後逆轉向下,至今已下降10倍。宇宙還很年輕時(10億年左右),恆星形成率已經非常高了,大約是全盛時期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