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Website

MySky科幻網

歡迎大家在這裡詢問、討論~~

MySky科幻網
This Forum is Locked
Author
Comment
View Entire Thread
《猓望》﹕突破之年 2004世界科技重大成果3

  人類學﹑古生物學和考古學

  最小型的人類化石。印度尼西亞弗洛瑞斯島的洞穴裡發掘出一種新型的小型人類物種骨骼化石﹐表明在1.8萬年前﹐曾經存在過一種以前未知的“矮人”。
  發現魚類爬上陸地的實證。通過一塊距今3.65億年的世界首批四足動物的臂骨化石﹐美國考古學家考證出它可以幫助解釋遠古魚類如何從鰭演變出肢﹐向陸棲動物的演化“邁”出第一步﹐從而證實陸棲動物確由魚類進化而來。
  地球南北兩極發現新的生命證據。英美兩國微生物學家近日在地球的南北兩極發現了大量的藻青菌等細菌群落﹐證明生命可以在非常惡劣的環境中存在。
  1.2億年前鳥胚胎化石。在中國東北地區發現了一枚距今1.2億年前的罕見幼鳥胚胎化石。
  翼龍胚胎化石出土。世界上第一枚翼龍胚胎化石﹐在中國遼西熱河生物群被發現﹐從而獲得了強有力的證據﹐證明翼龍是卵生動物。
  發現最古老的“小春蟲”化石。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在貴州省前寒武紀地層中﹐首次發現迄今最古老(距今5.8億年)的兩側對稱動物“小春蟲”化石。該化石發現的最大意義在于挑戰了“寒武紀大爆發”理論。
  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蜂鳥化石。德國科學家在德南部發現了兩個蜂鳥骨架化石﹐成為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蜂鳥化石﹐距今已有3000多萬年。

  物理學

  發現物質第五態。臺灣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稱做酯膜結構的新的物質狀態﹐這種物質狀態相對于已有的固體﹑氣體﹑液體和液晶﹐成為物質的第五態﹐這是世界上第一次觀察到這種新的物質狀態。
  “第六態”物質研制成功。美國物理學家金秀蘭研制成費米子凝聚態的物質──“第六態”物質。這種新物質可能導致產生下一代超導體﹐並用于發電和制造磁懸浮列車等。
  中微子具有質量的概率為99.99%。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通過實驗證實﹐基本粒子中微子具有質量的概率為99.99%。
  觀察到高密度的新原子核。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發現了用傳統物理學理論無法解釋的﹑比通常原子核密度大10倍的新原子核。科學家利用日本高能加速器進行試驗﹐把K介子打入含有2個質子和2個中子的氦核中﹐結果氦核呈現高于通常原子核10倍的密度。這一發現打破了物理學中“原子核密度不變”的定律﹐對從密度變化角度揭開質量起源具有重要意義。
  發現“誇克凝聚”現象存在的證據。東京大學的科學家驗證了誇克對的密度隨溫度和壓強變化而變化的特性。他們用德國重離子研究所的加速器﹐使由2個誇克組成的π介子進入錫原子核﹐通過測定π介子和錫原子核之間引力的強度﹐推算出誇克對的密度﹐從而間接地證明了“誇克凝聚”現象的存在。
  實現五粒子糾纏態的制備與操縱。中國科學家通過實驗﹐成功使一定空間范圍內的5個光子之間存在了“感應”效應﹐從而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五粒子糾纏態以及終端開放的量子態隱形傳輸的實驗。
  固體冷凝物的實現。認識到如何在其能帶之下將兩個基本類型的原子冷卻成單個的量子狀態或“冷凝物”後﹐研究人員研究了這種陌生的物質形態。
  發明儲存電磁波立方體﹐為制造可儲光“光池”奠定技術基礎。日本開發出一種由摻有二氧化鈦粒子的環氧樹脂制成的﹑充滿空洞的立方體﹐該立方體能夠把電磁波儲存起來。專家認為﹐利用這一技術將來不僅能夠用來儲存電磁波﹐將其轉變成電能﹐還可制造出白天儲存光能夜間釋放使用的“光池”﹐以及用空中電磁波作電源的手機等。
  光晶體管。美國伊利諾大學正在研究的光晶體管﹐不僅輸出電信號﹐也可輸出光信號﹐有可能用更快的光通路取代線路板上的常規電線。
  探測單電子“自旋”的顯微鏡。IBM公司制造的這種顯微鏡將核磁共振成像與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相結合﹐是納米技術研發的基本工具﹐能打開生物分子和材料原子結構的三維成像之門。
  “引力探測器B”驗證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耗資7億美元的“引力探測器B”衛星成功升空﹐它的使命是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兩項重要預測進行驗證﹐即時間和空間不僅會因地球等大質量物體的存在而彎曲﹐大質量物體的旋轉還會拖動周圍時空結構發生扭曲。衛星的探測結果將會幫助科學家加深對宇宙基本結構的理解﹐更清楚地看到物理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