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Website

MySky科幻網

歡迎大家在這裡詢問、討論~~

MySky科幻網
This Forum is Locked
Author
Comment
「超級機器人學」──一門冷學問的誕生……

▌「超級機器人學」──一門冷學問的誕生……
▌鄭運鴻˙著



  身在台灣,要說對「機器人」不熟悉,我看是件不太可能的事情:這裡談的,不是像HONDA的ASIMO或SONY的QRIO一類尖端科技產物(我知道很多人真的沒聽過),而是如「無敵鐵金剛」(1972)、「機動戰士鋼彈」(1979)或「變形金剛」(1984)之流的科學幻想機器人(再說你沒印象就離譜了)。

  沒說錯吧?!打開電視,總會看見機器人合體變形、熱血戰鬥;走在街上,到處都是機器人合金玩具、套裝模型;回到家裡,小孩聚精會神地玩著最新版《超級機器人大戰》,操縱各路機器人英雄大顯神通、驍勇廝殺;連上個網路收E-mail,也難逃遠方友人好意寄來的「路旁金龜車瞬間人立!」和「雪鐵龍跑車變成機器人跳舞!」影片,甚至連「NIKE球鞋廣告看板變形金剛?!」都可以搞得出來──這股「超級機器人現象」,竟然已經「全球化」到此種地步了!

  好奇心殺得死貓,可殺不死我這頭號科幻愛好者!當下就決定到處尋訪一番,看看有無國內外學者專家曾經針對這股(假設是)源自日本的「超級機器人現象」,做過系統化的分析與研究──結果令人失望:原文圖鑑和記錄是找到了不少,但就沒人曾針對這一切的發生、動機、演進和影響,留下過「學術化」的論述……

  在「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捨我其誰的小宇宙燃燒效應之下,一門解析「超級機器人現象」的冷學問誕生了──-我暫時將其命名為《超級機器人學》(Super Robotics)[註1]!

  首要步驟,得對這門學問的研究對象做個準確的釐清才是。此處所指的「超級機器人」(Super Robots),指的是在特定科幻情境之下,所產生的一種「機器人形」幻想產物。這種「超級機器人」不以實用為考量,而以滿足特定文化需求為宗旨。一般說來,其具有下列幾樣基本特色:金屬構成、形體巨大、以人體作為範型、與人類關係友好,並經常伴隨各種或簡或繁的合體與變形機制。

  顯然地,從手頭上有限的資料得知:雖然對「機器人」(Robot)的想像自古有之,而真正將「機器人」概念化並加以定名發展的近代源頭也始於歐美,但符合上述「超級機器人現象」定義的「超級機器人」,卻誕生於1963年的日本──橫山光輝的《鐵人28號》[註2]。

  撇開古代傳說的什麼岩石巨人、青銅巨人不談,「鐵人28號」可以算是近代第一個「巨大機器人形」:身高10.2公尺、體重31公噸,由少年金田正太郎手握遙控器遠端操縱。「鐵人28號」威力強大的機械身軀,為二戰敗北的日本國民,重新找回了對帝國的自信心和對科技的信賴感,也因此開啟了日本四十多年來對「超級機器人」的熱戀風潮。

  「巨大」與「操縱」的概念形成了,緊接著1972年的《無敵鐵金剛》從「將駕駛員送上機器人並肩作戰」的單純想法,以「指揮艇組合!」的創意奠定了「組合」的基礎,並藉著幾位配角機器人的出場,引進了日本人最引以為傲的「團隊」概念。「組合」與「團隊」對「超級機器人學」而言,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突破,為影響更深遠的「合體」概念埋下了伏筆。

  兩年後的1974年,《無敵鐵金剛》原作者永井豪(與石川賢)創造了堪稱最有創意的《蓋特機器人》,寫下了「超級機器人」劃時代的里程碑。「蓋特機器人」可說是日本第一個「複雜變形合體機器人」,也可算是第一個「團隊操縱控制機器人」。

  基本上,不像「鐵人28號」和「無敵鐵金剛」兩位前輩,「蓋特機器人」嚴格說來不能算是一個機器人──它由三架飛機組合而成,各自有各自的駕駛員:當一號、二號、三號順序合體時,這三架飛機會變形為「蓋特一號機」,由一號駕駛員控制,專長為「空中作戰」,二三一模式下變形為陸戰專用「蓋特二號機」、而三一二當然就成了海戰專用「蓋特三號機」。

  至此,「超級機器人」的主要構成要素──「巨大」、「人形」、「團隊」、「合體」與「變形」──幾乎算是完全到位,接下來,只等著各式各樣「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翻新與改良一一登場。

(續)

「超級機器人學」──一門冷學問的誕生……(續)

  1975年《超電磁鐵人COMBATTLER V》[註3] 讓五名青少年各自駕駛五輛全方位作戰交通工具,臨敵時轉化為機器人的各種軀體部位,合體成完整的大鐵人形象,抵抗外星巨獸入侵地球的野心。

  1979年誕生的《機動戰士鋼彈》手拿光劍護盾,帶著「鋼加農」與「鋼坦克」團隊,開啟了「擬真系機器人」的族譜。

  1980年《宇宙大帝GOLDSIGMA》首創三架小機器人組合成一具大機器人的模式,成了大家後來熟悉的《六神合體GODMARS》(1981)之先驅。

  1981年的《百獸王GOLION》[註4] 將1975年《勇者萊汀》和1976年《大空魔龍》引進的「機械動物」類比擬態創意發揚光大,讓五隻機械獅子合身成為一個巨大機器人,也啟發了後續更複雜的版本《超獸機神:斷空我》(1985)。

  1982年在《超時空要塞MACROSS》裡,日本科幻機器人設計師大河原邦男,竟然讓美國戰鬥機F-14完全變形成為戰鬥機器人,連老美也跌破眼鏡。要說從1984年正式在美日兩地颳起「萬物可變機器人」與「小心!機器人就在你身邊」的《變形金剛Transformers》是深受《超時空要塞MACROSS》的啟發,應該無人有異議!

  而自1990年代開始,以《勇者系列》(1990-????)為代表的「超級變形合體大戰隊」,則更是透過層層疊疊眼花撩亂的「變形再組合」、「組合再變形」,讓小朋友們玩得不亦樂乎,也讓玩具廠商笑得合不攏嘴……

  呼,我算是目擊了一門私房新興冷學問正式誕生!藉此專欄一角,當然只能先講個「導論」。光是從形態學(Morphology)觀點著手,詳細拆解巨大人形、遙控操縱、駕艙組合、強化武裝、鐵人團隊、多機合體、排列組合、三棲作戰、機械變形、特殊肢體、類比擬態、部件更換、包覆升級……等等錯綜複雜的演進與發展,就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別說是更深刻更深層的「超級機器人文化」與特定社會情境、民族情感、歷史脈絡、產業體系之間的共生關係,還值得進一步皓首窮經、鑽研體悟啊!

  不要緊,這門「超級機器人學」才剛剛創立,有空可以慢慢再玩。啥?!你問我研究這個幹什麼?!喂……有點遠見好不好,他山之石,總有可以攻錯的一天吧……

[註1] 這與艾西莫夫創立的「機器人學」(Robotics)沒什麼直接的關係,特此聲明。

[註2] 「鐵人28號」之全名為「大日本帝國陸軍謹製鐵人兵器第貳拾捌號」。此外,文中所出現之日本科幻機器人名稱,大致採本地通用譯法;過於冷僻者,則依原文之意,由作者自行翻譯。

[註3]《超電磁鐵人COMBATTLER V》的名字很有學問:COM-是Combination(組合)的簡寫、Battler是「戰士」的意思,而V則同時代表「五人團隊」(羅馬數字的5寫成V)和「勝利」(Victory)兩個含意!

[註4]《百獸王GOLION》動畫曾於台灣上映,當時的中文譯名為《聖戰士》。

(原刊載於《PC OFFICE》雜誌2005年01月號【想像力的邊疆】專欄)